一、学校基本情况
1. 历史沿革
创建于1945年
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3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
1998年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2009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3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
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2.学校性质
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
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3. 校区分布
(1)学校现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宣城校区共三个校区。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区。
(2)在所有省(区、市)均为第一批次录取院校。学校本科招生采用“合肥工业大学”(国标码10359)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国标码19359)两个名称,分别有独立的招生院校代码,招生时分别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应分别填报,占两个院校志愿。毕业时所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均为合肥工业大学,证书种类均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本科办学地点分为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合肥校区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丹霞路485号;宣城校区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
4.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724人,专任教师232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含青年学者)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6人。
5. 学院、系设置
合肥校区共设置19个学院: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数学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文法学院
6. 学校的重点学科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融合交叉”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
3个国家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
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管理科学与工程
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被评为A(2~5%):管理科学与工程
5个学科排名为B+(10%-~20%):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7. 专业设置
2020年合肥校区共计56个(专业+大类)招生,宣城校区共计23个专业招生(含3个联合培养专业)。
新增2个普通本科招生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我校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0个:
专业名称所属学院所属科类
金融工程经济学院金融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学院数学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
车辆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仪器类
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类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类
土木工程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土木类
水利水电工程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水利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类
制药工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与制药类
资源勘查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学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建筑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电子商务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类
8.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1)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共计7887人,升学(含出国、出境学习)共2925人,占本科生毕业生总人数37.09%。
(2)2019年,学校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4648人,到部队和国防军工领域就业331人,占就业毕业生人数的7.13%;除此以外,到央企、各类500强企业、上市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就业4317人,其中到央企工作1506人,占就业人数的32.41%;到各类500强企业就业941人,占就业人数的20.24%;到上市公司就业1169人,占比25.14%;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52人,占比1.12%;到国有企业(不含央企)就业261人,占比5.61%(各类就业单位不重复计算)。
(3)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到国家重点领域行业(交通运输、航空、通讯、银行、保险、能源、粮食生产、基础教育、军工、航天、尖端技术等行业及单位)就业人数逐渐攀升,占就业毕业生的60%左右。
(4)毕业生就业机会多、选择范围广,学校高端化市场建设成效显著,用人单位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来校招聘企业数量5362家,其中,国防军工企业、央企和各类500强企业数量占比保持在45%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用人单位对学校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为97.91%。
(5)学校2019年毕业生中赴华东地区就业的人数最多,占比68.80%,其次是中南地区,占比16.95%,到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分别为1.25%和2.48%。从就业单位所属省份分布来看,选择留在安徽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比32.57%,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广东省。
二、招生计划
2020年度招生计划8200人,总规模与去年保持一致。两校区之间计划与19年保持一致,合肥校区5700,宣城校区2500。
三、录取规则
1. 学校承认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招生主管部门在教育部相关政策之外确定的地方性政策加分学校不予认可。
2. 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录取时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模拟投档情况对调档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调档数与计划数吻合。鼓励填报专业服从。承诺提档后不退档。
3.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学校投档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在投档成绩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
特殊省份录取规则:
1. 江苏省进档考生按先分数后等级排序方式,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指标,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和所录专业。学业水平选测科目成绩等级要求必须为“双B”及以上,不另加分。投档成绩相同者,比较其物理(理科)或历史(文科)科目等级,等级高者优先录取;等级相同者,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
2.内蒙古自治区进档考生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录取规则。
3.浙江省、上海市属于新高考改革试点之一。
浙江省考生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按其有关规定直接投档到专业。
上海市考生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按其相关规定投档;投档分相同的考生安排专业时参考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同分投档的规则执行。
4.2020年新增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高考改革试点。
四、特殊类型招生
(一)美术类考生录取
1.报名条件: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并取得2020年所在省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资格的考生,无色盲、色弱,方可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考生须参加高考所在省份美术类专业统考,我校不单独组织校考。
2.录取规则:
(1)文化课高考成绩和专业课省统考成绩均须达到考生所在省份划定的艺术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注: 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及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相关规定执行。
(2)依据各省文件规定的投档原则和投档比例予以投档后,按综合分统一排序,不设专业级差,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考生所在省考试院有明确综合成绩计算办法并严格要求执行时,执行生源省份规定;除此以外省份(包括考生所在省考试院有综合成绩计算办法,但允许高校采用本校计算公式计算的),均按如下公式计算:综合分=(省统考专业分/省统考专业满分*600+文化课总分/文化课满分*400)
(4)综合成绩相同的考生,优先录取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高者;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均相同者,依次优先录取语文、外语成绩高者。
(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我校高水平运动队选拔报名资格为男子篮球、男子手球、女子手球、男子足球、女子足球。2020年招生计划46人。(高考咨询基本不会涉及)
(自主招生教育部已经取消)
(三)高校专项计划
1.该政策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工作要求,主要面向贫困、边远、民族地区的农村户籍考生(由各省考试院确定)。为长期学习和生活在这些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勤奋上进的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2.2020年只在宣城校区招生,招生计划165人。根据实际报考人数做分省计划,但不占统招批次的分省计划。
3.该专项采取个人网上申请,我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本科招生领导小组确定合格名单。在学校、省考试院、教育部网站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报考我校。
4.单设批次,提前投档录取。
5.获得我校2020年高校专项计划入围合格考生,均需参加2020年高考。入围合格考生高考成绩最低达到我校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一批次同科类最终模拟投档线下50分以内,且不低于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第一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及专业安排,均在生源地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入选资格考生中,以高考成绩为依据进行排序,与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考生不作比较。
非我校原因导致考生未能享受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政策的,我校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国家专项计划
实施国家专项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阶段扶贫宏观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专项计划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
2.具有贫困地区(由各省考试院确定)户籍和当地高中三年学籍、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填报专项计划志愿。该专项考生不需要参加我校单独组织考试。符合条件即可报名。
3. 2020年国家专项招生计划480人。其中合肥校区330,宣城校区150。国家专项计划总数及分省招生计划数均由教育部规定。占分省计划名额。
(五)国际合作办学与培养项目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属于教育部批准纳入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国内首个以工业贸易与投资为特色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1)该专业学习优秀的学生(每届限额40人)通过选拔可以进入“3+1+1”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第四学年在克拉克大学学习,合格者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同时可以申请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克拉克大学攻读一年硕士学位课程,合格者可以获得克拉克大学硕士学位。
(2)2020年度招生计划100名。 每年学费2.1万元。大四在合肥工业大学继续就读的学生,第四年学费2.1万元;大四被选入克拉克大学就读的学生,第四年交我校一定学籍注册费,交给克拉克大学的学费享受具有竞争力的优惠。
(3)在投放计划省份单设批次,单独填报志愿、划线、投档、录取。从去年来看,单设批次的省份该专业录取分数大都低于我校在该省市本科一批次投档线。但不低于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4)如所在省份没有单设批次,仅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理工类考生,依据考生高考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该专业学生入学后不能转专业。
(5) 该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19年首届毕业生中有63%的同学顺利获得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资格,升学率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梯队。
2. 合肥工业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合作办学2+2 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1)招生专业
学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为目标实施本项目。招生专业设在宣城校区,分别为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先进载运工具)、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与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同,不单设批次,与普通类专业一起招生,所以不存在优惠分值一说。最低分不低于我校在生源地的同科类投档线。
(2)培养过程
学生在我校完成一、二年级的教育,随后赴白工大完成三、四年级的教育。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将向其颁发两所学校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3)费用标准
学生一、二年级在校修读期间,学费按照我校专业收费标准执行;三、四年级按照白俄罗斯工业大学收费标准(学费大约人民币18000元/年)执行。在三、四年级学生出国学习期间,我校按照文件要求收取学生所在专业学籍注册费。
(4)项目优势
1.学生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拥有合肥工业大学和白俄罗斯工业大学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和本科文凭。
2.本项目合作专业均为两校优势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拥有多元化文化理念的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3.俄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具备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熟练掌握俄语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
4.参加本项目学习,学生不仅节约2年的留学、生活费用,而且在白俄罗斯学习、生活成本远远低于欧美其他国家,不会对家庭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
5.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国内或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继续深造。同时,白俄罗斯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到欧洲国家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六)民族预科生分省招生计划
内蒙古:6 湖南2 广西6 重庆4 四川6 贵州6 云南6 陕西2 甘肃7 青海6 宁夏4 新疆63
具体分省分专业见本科招生网。
四、限报专业及限报条件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其中与我校相关专业有关的如下):
(1)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各专业。
(2)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艺术设计、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
(3)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Ⅱ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五、考生关心的问题
1. 学校承诺:
招生工作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承诺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2. 转专业相关规定
(1)优秀新生转专业:获得我校优秀新生奖学金二等奖及以上的新生,在入学后可以申请转专业一次。
(2)优秀学生校内转专业:入学第一学年所修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位于本年级专业前30%,单科成绩中等以上,与转入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成绩为优秀者,具备申请转专业资格。
(3)学校以培养拔尖创新、学术精英和行业领军人物为目标的创新实验班年度招生计划180,将在新生入学两个月内进行选拔,学生录取后学籍由原专业转入创新实验班相关专业。
3. 住宿条件
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物品柜、桌椅、床、空调等由学校统一配置,学生生活用品自备。住宿费:1200元/生·年。
4. 户口问题
新生录取后,根据本人意愿决定是否迁移户口。
5. 学费
按照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和住宿费等有关费用。本校按学生每学年实际所修学分和学籍注册费统一结算学费,在每学年开学注册前按学年制的标准预收。学费标准以安徽省物价局核定数额为准。各专业预收学费如下:
(1)艺术类专业7000元/生·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12500元/生·年;软件工程专业12500元/生·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1000元/生·年。
(2)其余专业5000—5500元/生·年。
(3)住宿费:1200元/生·年
(详情参见各省报考指南)
6. 国际、港澳台合作交流项目
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声誉,我校积极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
(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
根据我校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21所美国大学签订的联合培养协议,从大一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赴美国大学读大二、大三,大四时返回本校继续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中美双方高校的本科学历和学位证书。
(2)韩国国立全北大学交换生项目
每学期向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选拔并派出优秀学生进行一学期的交换学习。学生在韩学习期间免交对方学费。
(3)昆山杜克大学修学项目
依据我校与昆山杜克大学签订的相关协议,每学期均可选派优秀学生赴该校修习一学期创新型通识课程。项目师资来自美国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及其他知名高校,我校学生有机会获得该校提供的全额或半额奖学金。
(4)台湾交换生项目
我校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逢甲大学、静宜大学、义守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和佛光大学共九所高校签有学生交换学习协议书,每学期均可选派优秀学生分赴各协议高校修习一学期课程,并可免缴对方高校学费。
出国留学咨询电话:0551(62901076)(62905619)
7. 我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读研机会大
前三学年(五年制专业为前四学年)必修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平均学业成绩不低于75分(成绩以首次记载的原始成绩为准),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英语专业学生全国专业英语四级(TEM4)考试成绩不低于70分或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500分)即有机会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8.大类分流指导意见
(1)分流对象 按大类招生的本科生。
(2)分流时间 第二学期结束后。
(3)专业选择范围 学生在所属专业类内给定的各专业中选择。
(4)学校依据学生第一学年学习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据学生志愿依次分流到各专业。
高考成绩排序位于大类分省(市、自治区)录取前25%名次(遇小数点四舍五入),修满必修课及限选课学分且无不及格成绩记录,以及未受到违纪处分的学生,可以优先选择专业。
9.部分专业特殊要求
(1)英语、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限英语考生报考,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英语专业考生需外语口试。
(2)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广告学专业需要美术基础,但不用加试。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学制为五年。
(3)录取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比例限制。
10.合肥简介及交通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肥现在是中国高铁中心之一。交通非常便利。
六、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902397
分省咨询QQ群及固定电话见本招网
网址:http://bkzs.hf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