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2801)
一、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现代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突出的设计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建筑设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本学科领域的专业领军者。
毕业要求:
GR1)具备端正的品行、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GR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素质、较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GR3)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GR4)具有开放的视野、批判的意识、敏锐的思维及较强的创新能力;
GR5)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素养,掌握严谨的科学思维与工作方法;
GR6)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进步的现代意识;
GR7)熟练掌握建筑学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GR8)掌握建筑学相关领域的调查、分析、研究的方法,具备突出的规划设计与表达能力;
GR9)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保护意识,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GR10)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标准:
PA1)较强的居住、商业、文化、教育等类型大中型建筑的方案设计能力;
PA2)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能力以及城市局部区域的详细规划能力;
PA3)初步的建筑工程技术设计的能力;
PA4)一定的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的选用能力;
PA5)建筑学相关领域的测绘、策划、调查、实验、统计与分析的能力;
PA6)常用建筑设计、建筑性能分析、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数字建筑、建筑表现等方面软件的应用能力;
PA7)较强的技术组织与工作管理能力;
二、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与专业特色
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从事于:
1)大中型建筑设计、城市建筑群体规划设计与技术咨询工作。
2)建筑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与技术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1)系统化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重视培养建筑师所应具备的分析问题与创造性地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
2)艺术与技术综合素养的综合培养——重视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艺术素质的培养,促进高品质建筑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3)高水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体系以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建立设计、理论、技术、表达、修养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框架,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元知识结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形成以教学为中心,以设计实践训练为手段的培养模式。
4)面向“四新”建设要求的培养——着力培养建筑产业化、数字信息化、可持续建筑、适老型建筑、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专业设计研究人才,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工作,结合第二课堂的推进,培养思想觉悟高、创新能力强、多才多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专业培养标准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5年,学生可在5~7年内完成学业,合格毕业生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基本方法论;熟悉一般的科技研究方法及科技写作。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哲学、经济学、法律、社会发展史等方面的必要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趋势;了解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若干方面的相关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熟悉相应的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基本原理;了解物理学、力学、材料学、测量学、生态学、信息工程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4)专业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与设计方法,掌握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设计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熟悉建筑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熟悉建筑材料、建筑环境(声、光、热)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设备、建筑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策划、建筑经济、建筑管理、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熟悉与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相关的法规、方针和政策;了解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获取与分析信息、拓展知识领域、自主学习并不断提升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根据相关知识与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职业能力:具备扎实的建筑工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兼备的能力。
3)创新的能力:具有开放的视野、批判的意识、敏锐的思维及创新设计的能力。
4)表达与协调能力:具有图形、模型、文字、语言等设计表达的综合能力;具有与专业工作相关的组织、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愿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服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诚实正直,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保护意识。
2)文化素质: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熟悉中外优秀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进步的现代意识。
3)专业素质: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掌握一定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受到良好的职业建筑师训练,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
4)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主干学科和相关课程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干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与居住区设计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概论、设计基础、美术、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与选型、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绿色建筑概论。
特色课程:公共建筑设计(省级精品课程)、城市设计(省级精品课程)、设计基础(省级智慧课堂)、城市规划原理(校级精品课程)、徽州建筑文化、徽州园林、传统徽州建筑营造技艺。
辅修专业课程模块:共38学分。
设计基础(2)(88学时,5.5学分)、公共建筑设计(1)(112学时,7学分)、公共建筑设计(2)(112学时,7学分)、中国建筑史(48学时,3学分)、国外近现代建筑史(40学时,2.5学分)、建筑构造(40学时,2.5学分)、建筑物理(72学时,4.5学分)、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96学时,6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共11学分。
公共建筑设计(2)(112学时,7学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32学时,2学分)、国外近现代建筑史(40学时,2.5学分)
五、课程地图
理论课程地图
表-1 理论课程地图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 GR1 | GR2 | GR3 | GR4 | GR5 | GR6 | GR7 | GR8 | GR9 | GR10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大学英语 |
|
| √ |
|
|
|
|
| √ | √ |
大学体育 | √ | √ |
|
|
| √ |
|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 | √ |
|
|
| √ |
|
|
|
|
测量学 |
|
| √ |
| √ |
| √ | √ |
| √ |
现代企业管理 |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B |
|
| √ |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 √ |
| √ |
|
| √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 √ |
| √ |
|
|
|
|
|
C/C++语言程序设计 |
|
| √ |
| √ |
|
|
|
|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
| √ |
| √ |
|
|
|
|
|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
|
|
|
| √ |
| √ | √ |
| √ |
素描A |
|
|
| √ |
| √ |
| √ |
| √ |
建筑CAD(1)(2)(3) |
|
| √ | √ | √ |
| √ | √ |
| √ |
色彩B |
|
|
| √ |
| √ |
| √ |
| √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A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建筑史A |
|
|
| √ |
| √ | √ |
|
|
|
外国古代建筑史 |
|
|
| √ |
| √ | √ |
|
|
|
国外近现代建筑史 |
|
|
| √ |
|
| √ |
| √ |
|
城乡规划原理B |
|
| √ | √ |
|
| √ | √ | √ | √ |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
|
| √ | √ |
|
| √ | √ | √ | √ |
室内设计原理 |
|
| √ | √ |
|
| √ | √ | √ | √ |
景观设计原理 |
|
| √ | √ |
|
| √ | √ | √ | √ |
城市设计概论 |
|
| √ | √ |
|
| √ | √ | √ | √ |
建筑学专业导论 |
|
| √ |
|
|
|
|
| √ |
|
设计基础(1)(2)(3)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B 2 |
|
|
|
| √ |
| √ | √ |
| √ |
建筑材料 |
|
|
|
| √ |
| √ | √ |
| √ |
建筑构造(1) |
|
|
|
| √ |
| √ | √ |
| √ |
公共建筑设计(1)(2)(3)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物理A |
|
|
|
| √ |
| √ | √ | √ | √ |
场地设计 |
| √ | √ | √ |
|
| √ | √ |
| √ |
建筑设备与选型 |
|
| √ |
|
|
| √ |
| √ |
|
绿色建筑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住宅建筑与居住区设计与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策划与管理 |
| √ |
|
|
|
| √ | √ |
| √ |
城市设计A |
| √ | √ | √ |
| √ | √ | √ | √ | √ |
现代建筑构图 |
|
|
| √ |
| √ | √ | √ |
| √ |
建筑防火 |
|
|
|
| √ |
| √ |
|
| √ |
西方艺术史 |
|
|
| √ |
| √ |
|
|
|
|
建筑结构选型 |
|
|
|
|
|
| √ | √ |
| √ |
建筑形态与造型语言 |
|
|
| √ |
| √ | √ | √ |
| √ |
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 |
|
|
| √ |
|
| √ | √ |
| √ |
环境心理学 |
|
| √ |
| √ |
| √ | √ | √ | √ |
建筑构造(2)与装饰材料 |
|
|
|
| √ |
| √ | √ |
| √ |
中国古典园林 |
|
|
| √ |
| √ | √ | √ | √ | √ |
建筑施工 |
|
|
|
|
|
| √ |
|
| √ |
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
|
| √ | √ |
|
| √ |
|
| √ |
中外建筑学经典名著选读 |
|
| √ | √ |
| √ | √ |
| √ | √ |
建筑师修养 |
| √ |
| √ |
|
|
|
| √ | √ |
建筑法规 |
|
|
|
|
|
| √ |
|
| √ |
建筑经济 |
|
|
|
|
|
| √ |
|
| √ |
专业英语 |
|
| √ |
|
|
|
| √ |
| √ |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
|
|
| √ |
| √ | √ |
| √ | √ |
徽州建筑文化 |
|
|
| √ |
| √ | √ |
|
| √ |
建筑遗产学 |
|
|
| √ |
| √ | √ |
| √ |
|
Sustainability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可持续建成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景观生态学 |
| √ | √ |
| √ |
| √ | √ | √ | √ |
徽州园林 |
|
|
| √ |
| √ | √ |
| √ | √ |
实践教学地图
表-2 实践教学地图
实践能力 标准 课程设置 | PA1 | PA2 | PA3 | PA4 | PA5 | PA6 | PA7 |
军事训练 |
|
|
|
|
|
| √ |
就业指导 |
|
|
|
|
|
| √ |
工程训练D |
|
| √ |
|
|
| √ |
创新创业教育 |
|
| √ |
| √ | √ | √ |
建筑认识实习 | √ | √ |
|
| √ | √ |
|
建筑构造(1)实习 |
|
| √ | √ | √ | √ |
|
建筑构造(2)建筑施工实习 |
|
| √ | √ | √ | √ |
|
古建筑测绘实习 |
|
|
|
| √ | √ | √ |
美术实习 |
|
|
|
| √ | √ |
|
建筑模型 |
|
|
|
| √ | √ |
|
手绘表现A |
|
|
|
| √ | √ |
|
雕塑 |
|
|
|
| √ | √ |
|
中国民间艺术 |
|
|
|
| √ | √ |
|
建筑摄影与城市拼贴 |
|
|
|
| √ | √ |
|
室内设计 | √ |
|
| √ |
| √ |
|
数字建筑设计专题 | √ |
|
| √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专题 | √ |
|
| √ | √ | √ | √ |
老龄化社会建筑设计专题 | √ |
|
| √ | √ |
| √ |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规划 |
| √ |
| √ | √ |
| √ |
传统徽州建筑营造技艺 |
|
|
| √ | √ |
| √ |
概念设计训练 | √ | √ |
|
|
| √ |
|
国内外建筑新信息报告 | √ | √ |
|
| √ |
|
|
城市更新调查与分析 |
| √ |
|
| √ | √ | √ |
快速设计训练周 | √ | √ | √ |
|
| √ |
|
建筑设计院实践 |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 | √ | √ | √ | √ | √ | √ | √ |
六、课程关系图
附图-1 建筑学专业课程关系图
七、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要求。
2.符合毕业要求。
3.第一课堂:最低毕业学分215。其中理论课程16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55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不得低于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不得低于12学分。
4.第二课堂成绩单达到如下要求方可毕业:
活动类型 | 活动性质 | 毕业要求 |
思想成长 | 必修 | 至少修得3个学分 |
科技创新 | 必修 | 至少修得3个学分 |
体育活动 | 必修 | 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并至少修得3个学分 |
工作履历 | 选修 | 至少两个模块共修得3个学分 |
实习实践 | 选修 | |
公益服务 | 选修 | |
文艺活动 | 选修 | |
学生自选 | 选修 |
八、授予学位
本专业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
九、教学计划结构表(见附表)03-2019版五年制教学计划结构表-建筑学.xls